行業(yè)動態(tài)
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關于我們 > 行業(yè)動態(tài) > 行業(yè)動態(tài)詳細實驗室安全究竟有多重要
本文來源:上海斐而瑞制藥設備有限公司 發(fā)布時間:2018-07-06 點擊次數(shù):
實驗室安全重要性
實驗室是從事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重要場所。實驗室安全管理,對工作人員具有深遠的影響。從實驗室的布局、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到危險化學品的存放、儀器設備的使用記錄、安全檢查記錄,到實驗室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等許多方面,都在要求我們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作風,培養(yǎng)安全實驗的良好習慣。但實驗室中潛伏著許多危險因素,稍有疏忽,極易出現(xiàn)安全事故,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進而影響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所以,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重于“泰山”。
實驗室安全的分類
按實驗室分類:物理實驗室安全、化學實驗室安全、生物實驗室安全。
一.理化實驗室總體安全準則:
1.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
在化驗室工作的所有人員都應熟悉“實驗室安全制度”和其他有關安全的規(guī)章制度,應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化學危險品安全知識和化學化驗的安全操作知識?;炇曳治鋈藛T應認真遵守化驗操作規(guī)范、了解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事故。知道事故的處理方法,實驗室安全負責人應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檢查。
2.新進實驗室做實驗的人員,均須經(jīng)過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合格者方能進行化驗。
3.實驗進行中操作者不得擅自離開實驗室,離開時必須有人代管(具有安全保障和儀器運行可靠的實驗可短時間離開)。
4.實驗室嚴禁吸煙。
5.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長發(fā)不可披肩,應扎起,不可在食堂等公共場所穿工作服,進行危險性工作時應穿戴防護用具。
6.實驗室的化學試劑管理應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保管。實驗人員進行危險性操作時,例,易燃易爆品的處理、危險廢液的處理、危險品的取樣分析等,應穿有防護服并有第二人員陪伴,陪伴者應能清晰并完整地觀察操作的全過程。
7.貴重金屬、貴重物品、貴重試劑及劇毒試劑應有專人負責保管。
8.氫氣瓶、乙炔瓶等危險鋼瓶必須放在室外指定地點(鋼瓶間或陽臺),放在室內(nèi)的鋼瓶須用鐵鏈或其他方式進行固定,應經(jīng)常檢查是否漏氣,嚴格遵守使用鋼瓶的操作規(guī)程。
9.熟悉室內(nèi)的天然氣、水、電的總開關所在位置及使用方法。遇有事故或停水、停電、停氣,或用完水、電、氣時,使用者必須當時關好相應的開關。
10.不得使用運行狀態(tài)不正常(待修)的儀器設備進行化驗,控溫性
能不可靠的電熱設備不得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運行,因震動大或噪音大而對周圍化驗室造成干擾的設備不得運行。不得超負荷使用電源和器件(配電箱、插座、插銷板、電源線等),不得使用老化或裸露的電線(連接臨時電線時,應使用護套線),不得擅自改接電源線,不得遮擋實驗室的電閘箱、天然氣閥門及給水閥門。不得擅自在實驗室進行電焊或氣焊。
11.離室前應用洗手液(洗潔精)洗手。
12.最后離開實驗室的人員,有責任檢查水、電、氣及窗戶是否關好,鎖好門再離開。
二.實驗室安全細則:
一切實驗工作要以人為本。保證實驗人員的安全與健康、防止污染環(huán)境、保證實驗室工作安全而有效的進行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實驗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蝕、電氣安全和防止污染環(huán)境等方面。
1.防止中毒、化學灼傷、割傷:
一切藥品和試劑要有與其內(nèi)容物相符的標簽;
嚴禁試劑入口以及用鼻子直接接近瓶口進行鑒別,鑒別時應將試劑瓶遠離鼻子,用手輕輕煽動,稍聞即止;
取用帶腐蝕性的藥品,如強酸、強堿、濃氨水、冰乙酸等,建議戴上防護手套,不要以為自己是超人。拿比較重的瓶子時,應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拿住瓶口;
處理有毒有害氣體、有揮發(fā)性的藥品及有毒有機試劑時(如,氮氧化物、溴、氯、硫化物、汞、砷化物等),應在通風櫥內(nèi)進行。
稀釋稀硫酸時,處理得容器必須耐熱,玻璃棒必須不斷地攪拌,必須將酸緩緩倒入水中。溶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藥品時,因其會大量放熱,故也必須用耐熱容器處理,濃酸濃堿必須在各自稀釋后再中和。
2.防火、防爆
操作易燃物時必須遠離火源,瓶塞打不開時,切忌用火加熱或用力敲打。傾倒易燃液體時還必須謹防靜電;
加熱可燃易燃物時,必須在水浴或者嚴密的電熱板上緩慢進行,嚴禁用明火或電爐加熱;
蒸餾液體時,如果需要補充液體時,應先等其冷卻后再補充。蒸餾易燃物時應先通水再通電加熱;
烘箱、電爐周圍嚴禁放有易燃物或帶揮發(fā)性的易燃液體;
3.滅火:
如果在實驗過程發(fā)生火災,第一時間要做的是:將電源和熱源(或煤氣等)斷開,起火范圍小可以立即用合適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但若火勢有蔓延趨勢,必須同時立即報警。常用的滅火器及其適用范圍,見表1:
圖1:常用的滅火器及其適用范圍。
水雖是人所共知的常用滅火材料,但在化學實驗室的滅火中要慎用。因為大部分易燃的有機溶劑都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流動,此時用水滅火,非但不能滅火反而使火勢擴大蔓延;還有的溶劑與水發(fā)生劇烈的反應產(chǎn)生大量的熱能引起燃燒加劇甚至爆炸。根據(jù)燃燒物質的性質,國際上統(tǒng)一將火災分為A、B、C、D四類,必須根據(jù)不同的火災原因。
選擇相應的滅火器材,火災類別及其滅火器材的選用見表2
圖2:火災類別及其滅火器材的選用。
圖3
圖4
4.常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處理
無機酸類:將廢酸慢慢倒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或用廢堿相互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沖洗。
氫氧化鈉、氨水:用鹽酸水溶液中和后,再用大量水沖洗。
含氰廢液:加入氫氧化鈉使pH大于10,加入過量的3%的高錳酸鉀溶液,使CN-氧化分解。
含氟廢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鈣沉淀。
5.實驗室用電安全
實驗室用電要根據(jù)設備及房間用電總功率配備電源,電源電壓要穩(wěn)定,照明和設備用電要分開各項電源要匹配好,精密儀器需要有穩(wěn)壓。
常見化學藥品中毒與救治行為
1、一般的應急處理方法:
(1)吞食時的應急處理方法
患者因吞食藥品中毒而發(fā)生痙攣或昏迷時,非專業(yè)醫(yī)務人員不可隨便進行處理。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則可采取下述方法處理。毫無疑問,進行應急處理的同時,要立刻找醫(yī)生治療,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學藥品的種類、數(shù)量、中毒情況(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膚等)以及發(fā)生時間等有關情況。
為了降低胃中藥品的濃度,緩延毒物被人體吸收的速度并保護胃粘膜,可飲食下述任一種東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懸浮液以及水等。
如果一時弄不到上述東西,可于500毫升蒸餾水中,加入約50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餾水,并把它充分搖動潤濕,然后,給患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約可吸收1克毒物。
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頭或舌根,使其嘔吐。若用這個方
法還不能催吐時,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漿(催吐劑之一),或在80毫升熱水中,溶解一茶匙食鹽,給予飲服(但吞食酸、堿之類腐蝕性藥品或烴類液體時,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進入氣管的危險,因而,遇到此類情況不可催吐)。絕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時內(nèi),即從胃轉移到腸。
用毛巾之類東西,蓋上患者身體進行保溫,避免從外部升溫取暖。
(2)吸入時的應急處理方法
立刻將患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開衣服,放松身體;
呼吸能力減弱時,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
(3)沾著皮膚時的應急處理方法
用自來水不斷淋濕皮膚;
一面脫去衣服,一面在皮膚上澆水;
不要使用化學解毒劑;
(4)進入眼睛時的應急處理方法
1)撐開眼瞼,用水洗滌5分鐘。
2)不要使用化學解毒劑。
2、無機化學藥品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強酸(致命劑量1毫升)
1)吞服時:立刻飲服200毫升氧化鎂懸浮液,或者氫氧化鋁凝膠、牛奶及水等東西,迅速把毒物稀釋。然后,至少再食10多個打溶的蛋作緩和劑。因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故不要使用。
2)沾著皮膚時:用大量水沖洗15分鐘。如果立刻進行中和,因會產(chǎn)生中和熱,而有進一步擴大傷害的危險。因此,經(jīng)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氫鈉之類稀堿液或肥皂液進行洗滌。但是,當沾著草酸時,若用碳酸氫鈉中和,因為由堿而產(chǎn)生很強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此外,也可以用鎂鹽和鈣鹽中和。
3)進入眼睛時:撐開眼瞼,用水洗滌15分鐘。
強堿(致命劑量1克)
1)吞食時:立刻用食道鏡觀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將患部洗至中性。然后,迅速飲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鮮橘子汁將其稀釋。
2)沾著皮膚時:立刻脫去衣服,盡快用水沖洗至皮膚不滑止。接著用經(jīng)水稀釋的醋酸或檸檬汁等進行中和。但是,若沾著生石灰時,則用油之類東西,先除去生石灰。
3)進入眼睛時:撐開眼瞼,用水連續(xù)洗滌15分鐘。
氨氣
立刻將患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然后,給其輸氧。進入眼睛時,將患者躺下,用水洗滌角膜至少5分鐘。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滌。
鹵素氣
把患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安靜。吸入氯氣時,給患者嗅1∶1的乙醚與乙醇的混合蒸氣;若吸入溴氣時,則給其嗅稀氨水。
氰(致命劑量0.05克)
不管怎樣要立刻處理:每隔兩分鐘,給患者吸入亞硝酸異戊酯15~30秒鐘。這樣氰基與高鐵血紅蛋白結合,生成無毒的氰絡高鐵血紅蛋白。接著給其飲服硫代硫酸鹽溶液。使其與氰絡高鐵血紅蛋白解離的氰化物相結合,生成硫氰酸鹽。
1)吸入時把患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使其橫臥著。然后,脫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馬上進行人工呼吸。
2)吞食時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頭,使之立刻嘔吐。決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來才處理。因為患者在數(shù)分鐘內(nèi),即,有死亡的危險。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氫氣體
把患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安靜。進入眼睛時,用大量水洗滌,并要洗漱咽喉。
砷(致命劑量0.1克)
吞食時,使患者立刻嘔吐,然后飲食500毫升牛奶。再用2~4升溫水洗胃,每次用200毫升。
汞(致命劑量70毫克(HgCl2))
飲食打溶的蛋白,用水及脫脂奶粉作沉淀劑。立刻飲服二巰基丙醇溶液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鈉制成的溶液作瀉劑。
鉛(致命劑量0.5克)
保持患者每分鐘排尿量0.5~1毫升,至連續(xù)1~2小時以上。飲服10%的右旋醣酐水溶液(按每公斤體重10~20毫升計)?;蛘?,以每分鐘1毫升的速度,靜脈注射20%的甘露醇水溶液,至每公斤體重達10毫升為止。
鎘(致命劑量10毫克)、銻(致命劑量100毫克)
吞食時,使患者嘔吐。
鋇(致命劑量1克)
將30克硫酸鈉溶解于200毫升水中,然后從口飲服,或用洗胃導管加入胃中。
硝酸銀
將3~4茶匙食鹽溶解于一酒杯水中飲服。然后,服用催吐劑,或者進行洗胃或飲牛奶。接著用大量水吞服30克硫酸鎂瀉藥。
硫酸銅
將0.3~1.0克亞鐵氰化鉀溶解于一酒杯水中,后飲服。也可飲服適量肥皂水或碳酸鈉溶液。
利用重金屬螯合化而解毒
如上各項所述,當吞食重金屬時,可飲服牛奶、蛋白或丹寧酸等,使其吸附胃中的重金屬。但是,用螯合物除去重金屬也很有效。重金屬的毒性,主要由于它與人體內(nèi)酶的SH基結合而產(chǎn)生。因而,加入的螯合劑爭先與重金屬—SH中的重金屬相結合,故能有效的消除由重金屬而引起的中毒。重金屬與螯合劑形成的絡合物,易溶于水,所以容易從腎臟完全排出。再者,服用螯合物的同時,還可利用輸液(10%的右旋醣酐溶液,或20%的甘露醇溶液)的方法,促使其利尿。
此外,活性炭加水,充分搖動制成潤濕的活性炭,或者溫水,對任何毒物中毒,均可使用。
常見的化學實驗室事故及分析
1.1983年冰箱爆燃
這是一位文革后第一批招入中科院某研究所的研究生, 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但由于粗心大意將一需重結晶的含有有機溶劑的燒杯敞開于冰箱中(當時沒有防爆冰箱)而發(fā)生強烈爆燃并引發(fā)一場
大火。大火吞沒了這位“博士”,所有的實驗數(shù)據(jù)及文獻資料, 就
此吞沒了他多年來苦心經(jīng)營的博士學位。
2.1998年6月乙醚燃燒
天氣炎熱,某高校實驗室一帶有通風櫥的長條實驗臺上兩頭分別有兩個學生在做實驗,一個在做格氏反應的后處理,乙醚作為萃取劑;另一個正用小火燒烤三口反應瓶。突然在格氏反應那一邊有火焰冒出,并迅速蔓延,立即有人用滅火器把火滅掉,未造成人員傷害。
3.2001年11月20日,廣東工業(yè)大學5號樓三樓化工研究所的一個化工實驗室發(fā)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傷,三人輕傷,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4.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學一實驗室突然發(fā)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師受傷。
5.2005-06-21甲苯爆炸
江蘇某大學本部一化學實驗室有人用酒精燈烘烤甲苯試劑,突然發(fā)生爆炸。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當場被燙傷。
6.2006-04-26旋蒸水浴鍋起火
某公司一員工旋蒸不久即親眼見到旋蒸水浴鍋里的水突然起火,火勢較大。當取出一滅火器時發(fā)現(xiàn)它是空的,又取了一滅火器發(fā)現(xiàn)安全鈕生銹扒不開,后另一位員工拿來了一只滅火器才撲滅火害。
7.2006-05-30玻璃管傷人
為抽真空,某員工準備了一段玻璃管,一個橡膠塞。并把玻璃管穿過塞子。為了保證氣密性,塞子的口挖得比較小,在通過塞子時,
用力過猛玻璃管扎進了頂在塞子后面的手里,并且刺穿了手套,造
成了損傷。員工在連接玻璃管和塞子時,應戴厚的保護手套。
小結
綜上所述,實驗室的安全十分重要,所有人員必須遵守實驗室的規(guī)則,使大家都有一個安全的工作和學習環(huán)境。
- 上一篇: 氣化過氧化氫的滅菌技術及其驗證分析
- 下一篇: 制藥設備是藥品安全的保護墻
- 2018-07-06 09:33:18FDA、EMA、ICH和CDE對起始物料要求的異同
- 2017-08-21 18:56:34凈化工作臺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2017-08-21 18:51:40稱量分裝隔離器的技術優(yōu)勢
- 2016-10-18 18:53:54生物安全柜安全水平
- 2016-10-18 18:52:02生物安全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